日前,《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2015)》在北京发布,数据显示,全国有6100万留守儿童,57.2%留守儿童的父母一方外出,42.8%则是父母同时外出,79.7%由祖辈照顾,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还有7.3%的孩子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近1000万孩子一年到头见不到父母的状况,引发广泛热议。企业如何承担起社会责任,从物质上、精神上给与留守儿童关爱,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命题。
草原上的留守儿童:常年见不到父母
内蒙古商都县距离北京近400公里,是国家级贫困县。商都地处内蒙古中部,土地贫瘠,风蚀沙化严重,由于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的原因,人们的生活水平相对落后。这里的留守儿童常年见不到父母,从没有离开过大草原,只在歌声里想象有一双美丽的翅膀。
商都实验小学建立于1919年,全校有学生740名,教师66名,是商都县建立最早的小学,具有悠久的教育教学历史。但因学校位于县城的城乡结合部,学生多为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孩子们物质生活上艰苦,精神成长也一直得不到全面的关爱。学校教师结构老龄化,平均年龄为50岁,至今还没有专业的音乐和体育老师。
商都实验小学有近200名孩子是留守儿童,100多名孩子是离异及单亲家庭。有一些孩子,见到许久未见的父母时,就像见到陌生人一样,羞涩、木讷而生疏,令人不忍。孩子们单纯却略显呆滞的眼神、期盼又拘谨的举止,时时刻刻牵动着社会、企业、媒体及志愿者团队的内心。
爱心传递 自闭女孩开口叫“爸爸”
十年前的7月25日,商都试验小学悄然发生改变。2006年,北京格瑞纳健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开始对实验小学的捐资助学活动,截止2015年,格瑞纳健峰公司累计捐资100万元,捐助大学生20名。累计参与捐助的人数为965人,855人次学生(包括60名贫困生)得到了帮助。
据悉,格瑞纳健峰公司每年捐助学校10万元,用于教学设施改善及师资力量提升;每年捐助当地当年考取大学的两名大学生,每人5000元。这项活动最具有特色也最贴近学生的一个部分,就是“大手拉小手,一对一捐助”,格瑞纳健峰公司倡议员工、客户、合作伙伴志愿捐助学校的贫困小学生,每人每年400元,特困生每人每年1600元。
在关注留守儿童物质水平的同时,格瑞纳健峰公司也把目光投向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小梅(化名)是商都试验小学的一名学生,她给老师和同学们的最深印象,就是从没笑过。小梅母亲双目失明,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她从出生就由姥姥姥爷抚养。老人让孩子吃饱穿暖,却没有意识到教她认识这个世界、表达自己、与人交流。小梅活在自己的世界,不与人交流,格瑞纳健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裁孙世东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跟她见面、陪她聊天,当起了她的“孙爸爸”。孙世东邀请大夫去看望小梅,又请孩子的姥爷把孩子带到北京游玩。如今,小梅在两年没有说话的情况下,第一次开口说出两个字“爸爸”,也第一次展露笑颜,和同学一起谈笑玩耍,找回了失落的童年。
孙世东说:“我希望不仅仅是物质上给予孩子们帮助,更要关注孩子们精神和心理上的健康。贫穷不是理由,贫穷只是一时的生活状况而已,一切都可以改变,一切都才刚刚开始,我希望捐资助学带给孩子们尝试的信心与勇于改变的力量。”
回顾十年助学历程 见证十年助学成果
2015年8月22日,北京格瑞纳健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偕同奥地利驻华使馆副大使Regina Figl女士,北京市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郑勇男先生,《博览群书》杂志社长、主编《光明日报》高级记者董山峰先生,首都儿科研究所医生,北京市工商业联合会医疗器械行业商会以及公司员工、合作伙伴等一行100多人,再次来到商都实验小学践行爱心,回顾十年助学历程。
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的助学活动还增加了义诊项目,首都儿科研究所和商都县医院的医生们为孩子们体检,格瑞纳健峰公司也捐出了优质采血耗材用品。对于很多孩子来说,这是他们人生中第一次体检、第一次抽血、第一次做B超。
夏雅楠六年前毕业于实验小学,曾经得到一对一的捐助,今年她又以优异的成绩成为商都县2015年高考理科状元,再次得到格瑞纳健峰公司的捐助。她说:“从六年前到今天,我一直感受到爱的温暖,让我在爱与呵护中从小学生成长为大学生。我会继续努力拼搏,期待实现自己的梦想,也期待像你们一样帮助更多的人。”
见证了助学活动的陈丽萍老师表示:“物质上的帮助很重要,为学校解决了很多实在的问题。但是精神上的力量更重要,教育学生们为社会创造价值,传递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