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由浙江省企业社会责任促进会、韩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等机构联合主办的主题为“推动CSR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2021中韩企业社会责任高峰论坛暨浙江省企业社会责任优秀报告与标杆企业表彰大会”在杭州浙江会议中心举行。
与会期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先锋人物梁晓晖与国网宁波供电公司工会主席邵伟明、杭州联合银行发展规划部副总经理徐世杰、华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韩萍、浙江东欣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金锋、浙江省经信厅原副巡视员李丹等对话嘉宾,就“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下的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的热点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令大家受益匪浅。
主持人:今年以来,中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2035年,中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企业在未来推进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有怎样的战略规划?履行社会责任工作的重点是什么?
邵伟明:面对“十四五”和2035远景目标,作为地市级供电企业——国网宁波供电公司如何承担社会责任而实现“双碳”目标,我们的规划是,通过建设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充分发挥电网“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全力打造“六个共同体”,实现与社会各方、上下游产业的合作共赢,共同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徐世杰:我们杭州联合银行的口号是,做广大市民信任的银行。如何获得市民信任?践行社会责任是应有之义。这几年,我们在社会责任建设方面做了一些探索:首先,我们是一家社区银行,在融入社区带来一些服务。其次,作为杭州本土农商行,经过两次改制后在杭州有130多家机构,有2500多人,基本遍布杭城大大小小的角落。我们一直在陪伴杭州本地的中小微企业一起成长,包括企业成立之初可以在我们银行申请办营业执照,我们是陪伴式发展。近年来,中央高度重视乡村振兴,我们在“十四五”规划里明确地将乡村振兴写到了行内规划。不仅如此,我们也联合一些企业一起参与乡村振兴,解决社会企业缺乏抵押物、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此外,我们也是一家绿色银行,探索绿色金融服务。特别是在“两山理论”发源地——安吉成立了绿色支行,旨为绿色金融和绿色经济做服务,由此推动实施五年绿色金融规划。
主持人:企业在未来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可能面临的挑战和困难是什么?在破解这些难题的过程中,企业应该如何与社会各方,包括自己的上下游业务伙伴进行合作?
就企业如何与社会各方,包括自己的上下游业务伙伴进行合作的问题,我们要稳市场、稳生产、稳队伍,这是我们的责任与担当。其次,中国现在进入老年化社会,城乡养老,以及大量的学校、医院等公益性项目,包括城市更新、旧房改造等,我们都要将“为民服务解难题”的初心和使命落实到具体行动中。三是明确发展目标,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要把大力发展超低能耗建筑作为自己的核心主业。超低能耗建筑以大幅度降低建筑能耗为目标,是实现建筑领域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重要措施。可结合城市气候特征与建筑特点,我们应更多地进行超低能耗建筑方面的示范实践。四是掌握好行业前沿技术,并让前沿技术当好“催化剂”。要聚焦新城建设中的韧性城市、海绵城市和绿色生态发展要求,以及碳达峰碳中和的既定目标,通过科普新型工艺、参与学术论坛、组织技术观摩和交流等模块,将各类前沿科技“请进来”,引导企业加快突破发展瓶颈期,实现工程建筑高效益、高质量、低消耗、低排放的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五是企业发展了,一定要让职工共享企业的发展成果,提高广大职工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当然更重要的,是要让行业共享,让社会共享,反馈回报社会,多做慈善多做公益,更大程度的承担社会责任。
李丹:谢谢主持人!浙江省当年很关注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初心,我们希望在浙江土地上任何一个企业都能够可持续长久发展,逐步达成共识。社会责任说到底也是让地球上所有的组织放大正能量。这和传统意义上捐点钱不是一个概念,企业讲社会责任更多是在自己的产业链上体现价值,而且价值外溢出去更能体现社会价值,是企业真正会变成一种有道德、有能力,受尊敬的企业。浙江有众多的民营企业,应该把社会责任建设作为发展战略,进而转化为管理和目标,落实到工作执行中,以做“百年老店”的理念,走可持续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