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CSR新闻
CSR优秀案例CSR CASE
CSR新闻
大众丑闻最后稻草压倒企业社会责任骆驼
来源: 发布日期:2015-10-8 点击次数:2217次


   来源:新浪财经

  近年来,企业社会责任(CSR)成为了一个非常时髦的说法,派生出一门学科,更令许多跨国大企业成立了专门的部门,甚至养活了整整一个行业,但是,英国《电讯报》网站刊文指出,至大众排放作假事件为止,一系列的丑闻已经彻底宣告了这一理念在大企业执行面的破产——曾经的安然、英国石油,乃至今日的大众,都曾经被视为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楷模,但事实上,企业社会责任工作和相应部门,只是为他们提供了一块道德遮羞布,而企业的肉体却在遮羞布下加速腐烂:

  他们在汽车污染水平上做手脚。他们设计了专门的软件来愚弄监管当局,而且——更可恨的——愚弄消费者,让后者相信他们达到了其实差距还远得很的目标。伴随事件的不断发展,我们了解到,德国汽车巨头大众这次的麻烦,已经绝不是无心之过那么简单。他们现在卷入了一场巨大的丑闻,大到整家企业很可能永远也无法恢复旧貌。

  可是,你猜怎样?很可能,这些都没有什么了不起。因为,我们发现,大众同时也是一家全球“企业社会责任”领域的领先者。在他们的年报当中,你可以了解到大量关于他们自己亲自推动,或者是他们资助的慈善机构推动的计划,那描述能让你感动到落泪。他们是数十上百个重要议题中的“思想领袖”,是社会进步的“变革推动者”。在全球企业社会责任工作榜单上,他们排名第十一位。


  至此,我们已经清楚地看出了所谓企业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了一种怎样的玩具,而且是非常危险的玩具。这可以让企业炫耀自己的美德,让自己看上去亮丽无比,而在内部,他们的标准却在堕落。其实说穿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是非常简单的——生产优质的产品,忠实履行合同,按时向员工发工资,跟供应商结账。超出这范围之外的任何东西,都难逃烟幕弹的嫌疑。

  大众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他们是否还能够从排放丑闻中走出,一切都有待于进一步的观察。各种早期征兆着实让人不能乐观。首席执行官拖了好几天才别别扭扭地下台,而接替者还是一个内部的人,这也就意味着,公司根本不觉得自己需要对管理层来一场彻底大扫除。在那之后,很多人都在讨论这是否标志着德国制造业,或者是柴油机的末日到来,我们还会等待讨论的结果。只是,有一点现在已经可以断言,这就是,大众危机已经鸣响了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丧钟。

  很长时间以来,大众在世人眼中就是任何跨国企业都想打造出来的那副样子——进步、包容、关怀。声誉研究所不久前将其企业社会责任工作排在了全球第十一位。(如果你想按照名单抛售股票的话,我可以顺便告诉你,三甲是谷歌、BMW和迪斯尼。)去年,他们因为将“可持续性作为战略目标,并进行了典范式的执行”而还获得了非营利机构世界环境中心的“可持续发展金质奖章”。2014年,他们因为与自然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联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而获得了企业社会责任政策奖。当然,最尴尬的事情还是发生在上周,就在初步消息已经流出后,道琼斯可持续指数还将其选为了汽车行业环境承诺履行全球总优胜。


  在这个奖项上,大众可没少投入时间——也没少投入金钱。他们的可持续性报告书长达156页之多。看上去,他们确实有一种“企业文化”,可以让“大众将传统的企业价值观与现代社会对责任和可持续性的理解熔为一炉”。在中国,他们推广更安全的自行车。在波兰,他们提倡上班母亲做到工作与生活平衡。在捷克,他们旗下的斯柯达与当地的艺术中心合作。在德国,他们帮助保护传统的荒野。在英国的克鲁郡的宾利工厂,他们鼓励员工骑车或者步行上下班(或许因为他们的薪水不够买宾利)。无论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看上去,大众都是个致力于保护环境、提倡多样性和维护世界和平的角色。

  当今时代,这其实已经成了所有跨国企业的必修课。根据咨询公司EPG最近的一篇报告,财富五百强当中的英美两国企业目前每年要向企业社会责任工作总计投入150亿美元资金。另外一次调查得出的结果,则是190亿美元——这可不是一笔小钱,要知道,英国每年财政预算当中用在警察身上的开支,也不过只有120亿英镑。总之,不管确切数字怎样,都可以用规模了得来形容了。我们固然不知道这些企业为相关工作雇用了多少人手,这些人的平均薪资如何,但不难详见,企业在这方面肯定是不会吝啬的。围绕着这里,整整一个咨询顾问行业得以成长起来,成百上千的慈善团体和第三方组织也靠着大企业的慷慨大度而欣欣向荣。

  当然,我们不能因为一个大众出了事,就说这整件事都是全无意义的。毕竟,每年相关投入高达近200亿美元,想要做到一点正能量也创造不出来,那也是不可能的。问题在于,哪怕是好事,客观上也会起到烟幕弹的作用。归根结底,大众的情况绝非特例。在造成无可挽回的深海灾难之前,英国石油也曾经将自己全身涂满环保的绿色。能源巨头安然在2001年的会计丑闻中轰然倒地时,陈列柜里也有不少企业社会责任奖章。我们不难发现,几乎每一家被当场抓住手腕,爆出丑闻的企业,都有一个会花掉上百万预算的社会责任部门。不为恶即行善,解散这部门就是这些企业举手之劳的大好事。可是在现实当中,他们却保留着这些部门,为的就是确保自己可以向大众展示自己的道德是多么完善,让眼花缭乱的大众没有机会对自己的真正目的进行严肃思考。


  私营部门的企业,其社会责任其实非常简单明了。他们的社会责任,就是生产合格的产品,让产品发挥他们所描述的作用,同时不会产生任何预料之外的危险。产品的价格应该公平合理。他们应该忠实履行合同。他们应该及时向员工发工资,和供应商结账——不必说,还有照章纳税。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如果有企业能够把所有这些都做好,对社会就已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企业完全应该将那190亿美元的企业社会责任相关开支拿来给员工涨工资,或者给股东派发股息,让员工和股东选择是否把得来的钱捐赠给慈善机构。

  企业社会责任部门起到的作用,其实只是为企业编织道德遮羞布,而在遮羞布底下,企业自己的肉体日益腐烂。这部门已经成为了一种玩具,而且是非常危险的玩具,它们早一天关门,大众这样的企业就能够早一天给自己的行为方式“洗澡”,而后者其实才是必需的。


分享到:
Copyright © 2014 www.hncsr.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河南省企业社会责任促进中心 豫ICP备2022017388号-1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智慧岛信息产业大厦804室 电话:0371-55656911 传真:0371-55656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