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本土企业“一飞冲天”以营业收入256亿美元位列第464位
商报讯(记者臧会彬)日前《财富》世界500强出炉,海航集团首次上榜,以营业收入256亿美元位列第464位,依靠海南航空公司起步的海航集团,成为我省第一家走入世界500强的企业,近年来围绕实业、机场、物流、金融、旅游的五大产业,意图将自身打造成现代服务业的综合运营商。
海航集团是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快速成长起来的、以民营为主的混合所有制的大型跨国企业集团。1993年5月2日,以成功首航为起始,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在历届海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海航用20多年的时间谱写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华丽篇章,逐渐从单一的地方航空运输企业发展成为以航空、实业、金融、旅游、物流为支柱的大型企业集团,业务版图从南海明珠初步发展到全球布局,总资产近5000亿元,参控股上市公司10家,2014年实现收入逾1500亿元,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逾11万个。
截至2014年底,海航集团在海南地区实体运营企业68家,员工2万余人,全年实现收入390亿元,纳税约24亿元。海航集团旗下航空公司在海南投入飞机运力70架,其中过夜飞机47架。运营海南地区航线共197条,起降航班9.61万班次,实现旅客运输量近1400万人次。海口美兰机场2014年全年实现旅客吞吐量1385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1.8万吨,2014年再次荣获“ASQ世界最佳机场”、“SKYTRAX(中国)区域最佳机场”两项国际大奖。三亚凤凰机场全年实现旅客吞吐量近1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8.3万吨,荣获“SKYTRAX全球最佳贵宾航站楼”奖、“SKYTRAX四星机场”、“ASQ旅客满意度全球500-1500万级别机场第二名”等权威奖项及荣誉。推进地产项目21个,在建面积近300万平方米。拥有酒店23家(含在建项目),其中5星级酒店14家,4星级酒店4家,3星级酒店5家,共有房间近5500间。经营海南望海国际商业广场,营业面积达7000余平米,是海南唯一一家被国家商务部评为“金鼎百货店”的商业企业。
海航凭什么进入世界500强?
海南从经济总量、建省时间、人口总数来说,确实真不具备产生世界500强企业的优势,为什么这个小岛在短时间内产生世界500强?
海航集团董事局主席陈峰表示,海航进入世界500强,是海航人的梦想,也是海航的担当。海航人始终把打造一个世界级的企业作为奋斗目标。海航能矗立于世界500强,在短短的22年时间中,原因有三条,一是伟大的时代,改革开放,海南大特区的环境,给海航创造了能够产生世界500强的大背景。二是历届海南省委省政府、社会各界对海航的关爱和支持。在每个发展的关头,海航都得了省委省政府的殷切支持、关怀和帮助,帮海航排除困难。比如说,在非典的时候,全中国的航空业遇到了灾难性打击,应该说是颗粒无收,现在的省委书记罗保铭时任省长,他就坚定的支持给海航注资,使海航能够顺利度过这个困难。在海航的股份制改造,在进一步提升竞争能力中,罗保铭书记又给海航有力的支持,调整股份制结构,为创造更好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海航的成功源于社会各方的支持和帮助。三是海航自身走出了一条新路,这条新路归结为几点。首先,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成功运用了现代企业制度,打造了适合于海航发展,适合中国国情和国际大背景下的管理体制和制度体系。其次是海航打造了自己的企业文化。海航的企业文化,是源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源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源于中国文化的精粹,同时吸收了现代人类一切优秀文化和企业制度的优秀文化,以及党的文化,中国主流社会文化,形成了海航特色的中西合璧的企业文化,成为海航的软实力。这是海航凝聚人心,上下激励走向世界的重要精神力量。第三,海航走出了一种快速、持续、健康的发展模式,成功的把实体经济和金融资本市场,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成功对接,不断放大海航的核心竞争能力和品牌影响力,使海航不断地实现从一个跨越到另一个跨越,海航人以进入世界500强为目标,也以此为新起点,立志高远。海航已制定了转型的发展目标,今年,海航制定了未来5年、10年和20年的发展目标。未来5年,进入世界500强的50名至100名之间。未来10年,海航将进入世界500强的第一方队,进入前10名,资产规模、国际化程度都将大大提升,是名副其实的有中国元素的世界巨无霸企业。未来20年,海航将不再以世界500强的收入为评选目标,将从商业的制高点转为道德精神文明的制高点,用新的商业文明,用慈悲、利他和智慧推进人类社会的进步。
牢记“创建世界级卓越企业”宏图大志
今年7月,海航集团董事局主席陈峰陪同李克强总理参访空中客车公司总部,考察中法合作生产项目。由于海航集团此前已向国家发改委提交了42架空客天津A-330型飞机的需求,总价值约80亿美元,有效解决了空客向国家发改委提出的75架的订单前提,因此促成了当时国家发改委与空客天津A-330型飞机完成交付中心的合作,中国将成为继美国、欧洲之外的能制造宽体客机的国家,为提升国家装备制造业水平贡献了力量。
海航集团牢记“创建世界级卓越企业”的宏图大志,不忘以感恩之心回馈海南发展,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以自身实际行动促进社会和谐。2014年7月,海南遭遇1973年以来最强台风“威马逊”袭击,海航投入3000万元用于灾后重建;截至2014年,海航集团已在海口、琼海、临高等18个市县完成91口至善井,受益人口近22多万人,提高了当地人民生活水平,带动了当地的经济进步和发展,并将于2015年完成为海南地区打100口井的承诺;海航助力教育发展、推动海南人才建设,积极捐资助学,自2011年起连续设立开展“海航·宝岛奖助学金”,累计资助学生已达600余人;2014年12月,为促进海南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海航集团组织开展了以“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2015年迎新系列活动,包括“奔向中国梦——海航集团2015迎新晚会”、“爱跑”活动、“送爱回家”活动等。
作为海南省第一大企业集团,海航将充分利用国家自贸区和“一带一路”战略机遇,依托海口美兰机场和三亚凤凰机场两个国际航空大型枢纽,坚持“南北两场、双轮驱动”,培育优势产业集群,服务海南经济发展,带动国际旅游岛建设提质升级。
服务海南“一带一路”战略布局
一个长久的企业、有凝聚力的企业,必须有内在的特定的文化和共识。这个文化是一种共同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海航集团坚持中西合璧的特色企业文化建设,外融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内修中华传统文化精髓,提出了以“四个共同”为核心的“海航精神”价值体系,把社会、他人、企业利益融为一体,将“造福于人类的幸福与世界的和平”作为所有海航人的共同理想追求,创造了以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为底蕴的崭新商业文明。
据陈峰主席介绍,海航将从航空、旅游、酒店、邮轮游艇、离岛免税等方面加快建设、强化服务,全面提升海南国际旅游岛基础条件和服务接待水平;海航将大力发展航空运输产业,强化海南国际大型航空复合枢纽机场功能,将海口美兰机场打造成为通往非洲、南太平洋等地的国际枢纽机场,将三亚新机场建设成为国际门户机场,进而全面贯彻落实“一带一路”战略中“道路联通、贸易畅通”。2015年国家已加快推进“一带一路”的建设步伐,要求“在全国推广上海自贸区可复制改革经验”;刘赐贵省长更是提出了要研究海南“面向东盟,探索发展自由贸易园区的可行性”等指导意见。以此为机遇在前期论证的基础上,海航集团将以美兰机场、三亚新机场为依托,在省政府统一部署下打造海南自由贸易园区。
不忘初衷践行社会责任
20多年来,海航将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企业发展战略之一,秉承“为社会做点事,为他人做点事”的企业文化理念,用“一滴水”精神融入社会的海洋,以自身实际行动促进社会和谐。截至目前,海航累计公益慈善总投入逾9亿元。同时,打造了海航光明行、至善井、海航社会创新创投竞赛、海航送爱回家等明星公益项目,获得了各级政府部门、相关部委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四次荣获“中华慈善奖”、多次荣获“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榜杰出企业”以及联合国颁发的“南南奖·企业社会责任奖”等。
海航集团以感恩之心回馈社会,还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品牌的优秀品质带到海外。先后三次走进非洲,分别在马拉维、津巴布韦和莫桑比克开展“光明行”活动,为超过1400名当地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了复明手术;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的捐助合作,资助“亚非女性教育保护”项目、“加纳学校营养餐计划”项目,成为中国内地首家参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ChangeforGood”的公司;出色完成埃及撤侨、利比亚撤侨、越南撤侨等国家救援运输任务。
2010年10月,由海航集团独家发起成立了非公募基金会——海南省慈航公益基金会。2013年10月,海航集团将其约20%股权捐赠给海南省慈航公益基金会,使该会成为海航集团单一最大股东。海南省慈航公益基金会是海航集团体现企业社会责任,感恩回馈社会的重要公益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