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CSR新闻
CSR优秀案例CSR CASE
CSR新闻
企业做CSR很简单也很容易
来源:CSR环球 发布日期:2014-11-12 点击次数:1708次

导读

国内的CSR经理和从业人员对CSR这个概念的认识十分多元化,究竟什么是CSR?其实做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就和我们希望自己做一个好人一样,道理是相通的。做企业如做人,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就是企业最好地履行了自己的CSR。

究竟什么才是CSR?怎样才是一个负责任的企业?怎样才是一个好的CSR项目?为了弄清楚这些最基本的东西,我觉得自己还需要系统性地学习。因此,在本科毕业之后,我来到在CSR研究方面走在全世界前沿的英国约克大学,修读了MSc(Master of Science,科学硕士)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with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企业社会责任与环境管理)专业,誓要将自己的基础打牢,同时也学习一些方法论的东西带回国。

来到约克大学学习CSR已经两个月了,相比于国内CSR研讨会每次都在讨论“如果实施CSR项目”、“什么才是好的CSR项目”这类“接地气”的话题,这里的每一堂课更像是哲学课,而且平均下来每堂两千多人民币呢!(根据我非常简单地用学费除以科目数的算法)两个月里,我们不断地讨论道德、伦理、企业、责任······这些曾经出现在我们眼前,但却从来没有深究过的概念。

当老师用充满黑人嘻哈风格的英文解释区分“Morality”和“Ethic”这两个在大部分情况下都翻译成“道德”的词时,真的差点逼疯我了。但是经过这两个月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不断讨论、把牛津大学出版社的“Corporate Responsibility”和“Corporate Ethics”前三章翻烂,以及自己一有空就思考之后,我开始发觉,其实要理解“企业社会责任”这个概念太容易了,所谓的各种深奥理论到最后,不就是小时候老师教我们的“要做个讲文明、懂礼貌、热心助人、勇敢坚强······的好孩子”吗?因为,做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就和我们希望自己做一个好人一样,道理是相通的。

首先,我们要成为一个好人,最起码的底线,是不能犯法吧。当然,如果你要说古代“侠盗”锄强扶弱、劫富济贫、为民除害······就可以直接跳过以下的内容了,毕竟我们讨论的不是一个世界的东西。从小,父母、老师就叫我们不能偷别人的东西,不要打架,稍微长大后,我们会被告知远离吸毒贩毒等违法犯罪行为。这些我们每个人都懂的东西,对应企业责任的,也是最基本的东西——不要触碰法律底线。如偷税漏税、使用童工、拖欠薪酬等等,这些企业其实也都懂。

虽然很多时候一些企业会触到警戒线,但是普遍来说,为了能继续生存,企业也是要合法经营的。只是在全球化的年代,“法律”这个东西可能变得有点复杂。对一个到处去旅行的人来说,你在香港往地上扔一个烟头都要罚款3000港币,但在荷兰你却可能随处吸大麻也不触犯法律。对于一个跨国企业来说同样也是如此,不同地方的法律标准所不同。例如在标准工时工资方面,各地都有自己的标准。如何去适应各地的法律,才是摆在跨国企业面前的难题,在此先不赘述。

其次,生活中我们谁也不希望成为一个令人讨厌的人,这显然不属于法律范围,而在社会规范之列,也就是小时候我们常被教导的“讲文明、懂礼貌”之类。譬如,我们不应该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当然,在香港等地这是由法律规定的),等待的时候要排队,不然就会遭到别人的白眼,起码会被看到的人认为“没素质”;遇到熟悉的人要打招呼、走的时候要道别、别人帮助你要说“谢谢”等等,都应是一个有良好教养的人所具有的行为。

而在英国这个宣扬“绅士风度”的地方,这种规矩就更多了,每天都是“Thank you, Cheers, Exucuse me, Please, Sorry, See you”满天飞。这种规矩做起来不难,都遵守了,别人也不会怎样夸你,没做好也没有法律能治,但是别人却会说你rude(野蛮)。其实,企业也是这样的,但企业除了法律规定的义务,我们其实也需要考虑:企业是否应该做一个“好人”?

当然,如果一个企业老总愿意自己的企业被人认为是“无素质”的话,那这一段和下面的也不需要看了。如果不是的话,就像一般人碰面要问好一样,企业也应该良好地运营。如对自己的员工好一点,有起码的尊重和公平的绩效考核与评估系统;尊重社区的环境和文化生态,不要为社区带来麻烦;不要采用恶意竞争手段去打击同行等等。这些都是一家企业赢得良好口碑要做的事情,是无关企业规模大小的负责任行为。做到这些,虽然未必会让每个人都爱上你,但是,起码接受你微笑的人觉得你是一个有礼貌的人。

当我们的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根据蜘蛛侠“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理论,我们往往会考虑去帮助别人了。作为个人,我们可以根据能力大小,去捐书、捐旧衣物、捐钱、捐血,也可以是给身边的人施以援手、或作为志愿者去帮助一下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等。这些一点一滴的善心都会让别人认为我们是一个善良的人。当然,这些都出于自身的善心,并非义务。有,我们称赞,没有,别人也无可厚非。

不过,如果一个很有钱的人是一毛不拔的守财奴,则多多少少会招来人们的非议。作为企业也一样,很多时候,在力所能及的地方,我们可以帮助一下当地社区,比如修葺一下敬老院和休闲设施、组织员工植树捡垃圾,甚至建立企业基金会,在更大范围内造福社会,从而得到员工、社区乃至整个社会的赞赏,提高企业的声誉。当然,如果把企业的特点、专业技能等等融入慈善行为,从而做到战略性慈善又是另外一个大的话题了。另外需要提醒的是,慈善行为毕竟是属于一个额外的东西,如果企业没有把前面所说的两项做好,无论做多少慈善,都是改变不了公众形象的,就像我们总不会因为一个无恶不作的大魔头捐了点钱,就认为他是大善人吧?

最后一个层次,就是一个在西方近几年兴起的概念——“企业公民”了。何为“企业公民”?其实,和我们作为一个社会的“公民”所包含的含义是相差无几的。作为一个个体的人,成为一个别人眼中的“好人”,其实并不难。生活中,我们能够遇到很多好人,但是要成为一个好公民,其实并不容易。“公民”是有一定社会政治意义的,它意味着我们在享受我们的权利时,也需要承担着为自己、他人和整个社会捍卫这种权利的义务。最简单的,就像我们享受环境治理成果的同时,我们自己也应该向身边的人倡导环保的生活理念,动员更多人践行之。

而对于企业来说,其力量比个人大得多,因此 “企业公民”要做的,就是捍卫和争取利益相关方依法享有的各种权益。譬如,要保护女性员工的平等权利,当她们在不同场合受到不平等对待时,要为他们发声,同样的情况也适用于残疾人、LGBT(不同性取向)群体。而作为一个企业公民,最基础的就是要保证企业内部的多样性,包容不同个性、持不同意见的员工。

上述所说的四个层次,刚好对应了Carroll的企业社会责任四维度——法律、道德、慈善、自觉。当然不敢和大师相比,只是希望可以用最简单的语言和类比,让普罗大众明白:企业社会责任其实很简单,就是“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而已。


分享到:
Copyright © 2014 www.hncsr.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河南省企业社会责任促进中心 豫ICP备2022017388号-1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智慧岛信息产业大厦804室 电话:0371-55656911 传真:0371-55656977